您好,欢迎访问雷竞技官网!
全国咨询热线+86 37160 4910
雷竞技APP·(中国)手机网页版

新闻动态

NEWS CENTER
中国能源行业发展情况深度分析 西部地区新能源装机总规模约占全国四成雷竞技
发布时间:2024-06-25 07:22浏览次数:

  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
  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
  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受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
  我国近年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和利用,加快建设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。重点建设的新疆、黄河上游、河西走廊、黄河几字弯、冀北雷竞技、松辽、黄河下游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中,4个位于西部地区。截至2023年底,西部地区12个省份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超过4亿千瓦,占全国新能源

 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,我国近年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和利用,加快建设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。重点建设的新疆、黄河上游、河西走廊、黄河几字弯、冀北、松辽、黄河下游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中,4个位于西部地区。截至2023年底,西部地区12个省份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超过4亿千瓦,占全国新能源装机规模的40%左右。

 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可用能量的各种资源,包括化石能源、可再生能源、核能等。根据来源和利用方式,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。一次能源包括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;二次能源包括电力、热力、成品油等。

  5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原煤、原油、天然气、电力生产保持平稳。1—5月份,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8.6亿吨,同比下降3.0%。进口煤炭2.0亿吨,同比增长12.6%。1—5月份,规上工业原油产量8910万吨,同比增长1.8%。进口原油22903万吨,同比下降0.4%。1—5月份,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033亿立方米,同比增长5.2%。进口天然气5428万吨,同比增长17.4%。1—5月份,规上工业发电量3657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5%。

  2013年到2023年,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累计增长35%,原煤生产能力持续增强,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水平,电力装机、天然气产量实现翻番。风电发电装机从7600多万千瓦增长到4.4亿千瓦以上,增长了近5倍,光伏发电装机从1900多万千瓦增长到6亿千瓦以上,增长了30多倍。2023年,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的一半,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%。

  目前,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正在经历深刻变革,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不断上升。同时,国际能源市场波动较大,地缘政治风险对能源供应安全构成威胁。

 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《2023年可再生能源》年度市场报告显示,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%,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。报告预测,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,但仍需解决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融资等关键问题。

  报告显示,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达510吉瓦。国际能源署预测,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,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吉瓦。到2025年初雷竞技,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。

  报告预测,未来5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占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95%。到2024年,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将超过水力发电;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在2025年和2026年超过核电。到2028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份额将翻一番,合计达到25%。

 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表示,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。2023年中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66%,202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。预计到2028年,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%,“中国对全球实现可再生能源增加两倍目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”。

 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4-2029年中国能源产业链供需布局与招商发展策略深度研究报告》分析:

 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,系统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,如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、海洋能、氢能、核能等。自我国于2020年提出“碳达峰碳中和”(“双碳”)目标以来,为了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有效转型,有关部门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举措。

  2013年至2023年,中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.4%下降到55.3%,累计下降12.1个百分点;风电、太阳能发电雷竞技、水电、核电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0.2%提高到17.9%,累计提高7.7个百分点。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,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。2023年,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的一半,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%。

  现阶段,尽管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,但仍然面临着统筹规划不够、消纳受限、核心技术不足、设备回收产业化水平低等瓶颈,亟待深入探究相关问题根源,探寻相应的治理对策,以期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报告对中国能源的发展状况、能源竞争、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等进行了分析,并重点分析了中国能源发展特点及产业链招商策略。报告还对全球的招商引资模式作了详细分析,并对招商引资模式进行了趋向研判。

  想要了解更多能源行业详情分析,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4-2029年中国能源产业链供需布局与招商发展策略深度研究报告》。

 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(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,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)

在线客服
联系电话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+86 37160 4910
  • · 专业的设计咨询
  • · 精准的解决方案
  • · 灵活的价格调整
  • · 1对1贴心服务
在线留言
回到顶部